《歌聲戀情》◎路寒袖   

黃昏的故鄉    日本曲

叫著我叫著我
黃昏的故鄉不時咧叫我
叫我這個苦命的身軀
流浪的人無厝的孤鳥


在台語流行歌曲中,以描寫出外人思念故鄉為主題的佔有相當高的比率,但傳唱最久也最廣的,絕對是這首〈黃昏的故鄉〉。
眾所周知的,許多到海外求學、工作討生活的台灣人,最喜歡以這首〈黃昏的故鄉〉來宣洩思鄉的苦悶;特別是台灣政治還未解嚴的年代,那些身列黑名單的異議人士,在有家歸不得的處境下,幾乎是把〈黃昏的故鄉〉當成了「台灣國歌」,一曲唱罷常是滿座衣冠盡是淚。

值是之故,不只是海外,即使在台灣島內,一些較具台灣意識的民眾對這首歌也是每唱必點。〈黃昏的故鄉〉就是這樣從台灣唱到海外,再從海外唱回台灣,彷彿是台灣反威權精神最最深情的共同頻道。
〈黃昏的故鄉〉從原來單純的流行歌曲,因緣聚會,黃袍加身,竟成了抗爭意味濃厚的政治歌曲,這大概都得拜台灣的威權統治之賜吧!

其實〈黃昏的故鄉〉並不是一首土生土長的台灣歌,頂多只能說是「半仿的」(亦即混血兒),因為它的曲調來自日本,詞才是台灣填的。就歌論歌,雖然詞曲的結合度稍有瑕疵,可是絲毫不妨礙它在台灣人心目中的地位。

甚至,如果你是具反對意識者,到了KTV而竟然不會唱〈黃昏的故鄉〉,在「同國的」朋友眼中,你的位階恐怕立即會跌停板。那個意思應該是,唱不唱得了〈黃昏的故鄉〉是反對陣營血統純不純正的試紙。

有人批評〈黃昏的故鄉〉是過鹹水的日本歌,怎可將它標舉成台灣精神的正朔。不過,我的看法略有不同,總覺得它自東瀛南下之後,淋沐寶島風雨,薰染台灣情韻,逐漸脫離和風本性,自有新生命孕育其中,除了撫慰許許多多的台灣海外遊子的心靈,也一路伴隨了台灣的政治改革。在〈黃昏的故鄉〉的歌聲裡,早已融合諸多台灣土味人情,更確切的說,它已脫胎換骨,完完全全的台灣化了。

當「叫著我,叫著我」這樣的歌聲呼喚著時,你的內心是否也不自主的澎湃洶湧起來呢?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心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