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《路寒袖專欄》  國語日報少年文藝版2011.2.9


祝山觀日出.jpg

 


《攝影發想詩》望日樹語 
  

 守在沍寒的山巔

 只為清晨見你

 那令眾生癡迷的紅顏

 我佔到了最顯眼的位置

 努力張開身體,向你招手

 請把我的影子拉長一點

 以便陪我,渡過漫漫的等待


 阿里山姐妹潭.jpg 

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《叫太陽起床》    文.攝影/路寒袖 

 

從溪頭神木旁林道到杉溪公路的流籠頭、安定灣、杉林溪工寮、第九林班登山口,再經眠月神木、好漢坡、眠月石猴、眠月站、塔山站後到阿里山的「溪阿縱走」,是七、八○年代最夯的健行路線之一,媲美中橫、南橫、東海岸三大健行路線。

 

溪阿縱走全程約三十二公里,途中雖有陡峻的好漢坡,但整體而言,困難指數並不高,所需的時間也不長,因此年輕人常可自行前往,其受歡迎的程度不言可喻。

 

遺憾的是,這條風光異常的黃金路線,在一九九九年的九二一大地震時被翻身的地牛蹂躪得體無完膚,這一傷非同小可,塵封了近十年後,才由軍方派員與登山團體重新踏勘。


我大學時也慕名造訪。那時杉林溪遊樂園才剛闢建,杉溪公路的柏油尚未舖設,大雨之後的泥濘未乾,我與同行的友人一路走走跳跳的避開水窪,到了杉林溪,天已黑了。


第一晚就在半成品的房間寤寐渡過,第二天才是好戲上場。但如今想來,似乎並沒有特別「痛入心扉」的回憶,倒是記得走出好漢坡,上了阿里山鐵路的眠月支線後,路徑明確,只要遵循鐵道前行即可,而這也是最令我沉醉的一段。


森林鐵道靜謐祥和,午後,陽光稀疏的自杉樹林間篩落,不僅沒了燥熱,反而略感沁涼。踏著枕木間的棧板,望著山嵐霧氣漫遊飛散,有時會覺得,即使踩了空,也是騰雲飄逸的仙人。


抵達阿里山,日甫西斜,然氣溫已寒。我們不敵民宿業者殷勤的招徠,跟著他去看了房間,也沒貨比三家,就住下了。屋內其實窄仄,僅擺得下一張雙人床與書桌,不過我們卻對那扇窗深深著迷。


因為拉開窗戶,眼前竟然就是高中課本讀到的阿里山雲海!而原來雲海不是只有清晨才看得到的。


但到阿里山怎可不搭小火車上祝山看日出?祝山上,以前建有觀日樓,然九二一後,樓塌垮,而今成為平台;但不管過去或現在,一早都是人聲鼎沸的。這裡視野遼闊,當然是觀日的絕佳景點,極目所至,山脈橫亙連綴,郡大山、秀姑巒山與玉山等諸大山盡收眼簾。近處則雲層細柔綿密,有如大地最為溫暖的棉被。


太陽像被興奮的遊客吵醒,從群山的床舖一躍而起,根本沒有惺忪睡眼的可愛樣,反倒有點起床氣,瞪大眼睛投射給遊客憤怒之光。


多次登祝山觀日,初次的驚喜感早已稀薄,但每次還是不落人後的起早趕車,頂著高山的沍寒擠在人堆中,跟著大家齊聲叫太陽起床,或許這已成為上阿里山儀式之一吧。


不過,我覺得令人永不厭倦的是,在觀日台兜售簡易太陽眼鏡與風景明信片的小販,他們口若懸河,講話永不打結,旁徵博引插科打諢,上知天文下識地理,具環保生態意識,又諳在地文化歷史。他們像巫師,熟悉太陽的一舉一動與雲霧山巒的呼息,在阿里山觀日出如果少了他們,豈不成了一場無聲電影。

 

 

 《小詩一分鐘》 

 

一般寫日出總喜歡描摩景象的壯觀,或當下的感動(懷),這樣的書寫容易落入窠臼,作品較難凸顯。因此,本詩在書寫策略上另闢蹊徑,捨棄直接觀日者(當然是人)的敘述,而採觀日台前的樹為視角,在太陽與樹的關係上隱藏著愛戀與仰慕者的雙重可能,其實標題就已有此暗示,用「望」而非用「觀」,因「望」有仰慕、渴求、等待的諸種寓含,而「觀」的情感熱度與層次感就遜色許多了。

 

 《攝影一分鐘》 

 

許多人為了拍阿里山日出,摸黑到觀日台佔位置,架角架,早起的鳥當然可拍到好照片,起碼不必日頭與人頭相互輝映。但一般人怎麼辦?到了觀日台時遊客幾乎都快溢出來了,如再無法殺入重圍擠到前排,而你的相機又是傻瓜中的傻瓜,沒有長鏡頭可親近旭日,這時或許可逆向操作,既然無法早起,那總可以晚走吧?太陽起床秀一結束,遊客很快的就散去了,這張照片便在好整以暇中所得。

 

 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心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